2025年5月14日至16日,备受瞩目的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盛大启幕并圆满收官。这场行业盛会不仅集中展示了智慧交通领域的前沿技术与创新成果,更在同期聚焦低空经济、AI智能、车路云协同发展、公路水路基础设施数字化转型升级等行业热点话题,开展了多场深度研讨。
论坛回顾:第二届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论坛暨大湾区低空经济百人会成立大会
共绘低空经济“湾区蓝图”
2025年5月14日下午以“聚智湾区·向新低空”为主题的第二届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论坛暨大湾区低空经济百人会成立大会在广州琶洲·保利会展中心圆满举行。本次活动由大湾区低空经济百人会、中国(大湾区)车联网大会组委会主办,广州市空间地理信息与物联网促进会、广东省车联网产业联盟(学会)等单位承办,吸引了来自政、产、学、研、用、资等领域的30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低空经济发展大计,见证大湾区低空经济领域首个高端智库平台——“大湾区低空经济百人会”的正式成立。
作为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低空经济自2024年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以来,已成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明确提出,到2026年全省低空经济规模超3000亿元,形成“广州、深圳、珠海三核联动”格局。粤港澳大湾区凭借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丰富应用场景及开放枢纽地位,正加速成为全球低空经济创新高地。
多维度探讨产业发展路径
论坛围绕“产业链打造”“技术创新”“应用场景”“资本赋能”四大主线展开,设置主题分享、百人会成立仪式、圆桌对话等环节,深度剖析低空经济发展的关键命题。
论坛开始,工信部信息通信专家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人民政府原参事古伟中在致辞中指出:“大湾区发展低空经济具有‘技术引领、场景驱动、生态共建’的独特优势。从无人机物流到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技术突破,从低空文旅到智慧城市管理,这里已形成全链条创新生态。百人会的成立,将进一步打通政产学研用资壁垒,推动技术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
主题分享环节,香港特首政策组专家成员李焯麟以《低空经济赋能智慧城市:香港经验与全球合作展望》为题,分享了香港、澳门在连接中国大陆和国际合作的优势和成功经验。广州市公共交通集团总工程师、国际先进技术与工程院院士谢振东则聚焦产业链构建,强调“需强化‘研发—制造—运营—服务’全链条协同,推动无人机、eVTOL等核心装备自主化,培育‘湾区制造’品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飞行学院教授章文晋从人才培养角度指出:“低空经济是多学科交叉领域,需构建‘高校—企业—科研机构’联合培养模式,重点突破飞行控制、空域管理等复合型人才缺口。”
此外,苏交科集团民航分院院长魏文彬带来《低空经济产业化路径及未来展望》,系统分析了从“试点示范”到“全面商业化”的发展阶段;国泰海通证券李培旭博士则聚焦投资机遇,提出“关注电推进、飞控系统、低空基建等高价值环节,推动资本与产业深度融合”;顺丰广佛区低空负责人李伟分享了“无人配送驱动物流改革”的实践,分享了无人机在医疗冷链、末端配送等场景的规模化应用。
共筑全球低空经济创新高地
在“向新低空·智启湾区”圆桌对话环节,广东通信产业服务有限公司研究总院总工程师林宁为对话环节主持人,来自广东工业大学教授傅惠、顺丰广佛区低空负责人李伟、中科智城董事长袁峰、金鹏电子副总裁曹志雷、鼎链数字CEO苏年乐围绕如何保障低空飞行安全、产学研如何促进低空经济产业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百人会成立开启协同新生态
论坛最受瞩目的环节,是“大湾区低空经济百人会”的成立仪式。该组织由李德仁、杨凤田两位院士担任名誉理事长,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谢胜利任理事长,汇聚了香港科技大学、澳门科技大学、顺丰科技、亿航智能、小鹏汇天等,涵盖科研院校、头部企业、金融机构及行业协会。百人会秘书处设立在广东省车联网产业联盟,由广东省车联网产业联盟执行主席岳浩担任秘书长。
百人会立足大湾区,面向全国,辐射国际;汇集资源、凝聚智慧、搭建生态、探索模式、共享发展;以打造低空产业经济的专家智库,开展产业研究、技术前沿研究、商业模式研究、跨区域合作机制研究为目标;致力于推动低空产业经济发展,打破行业、学科、所有制和部门局限,搭建政、产、学、研、用、资协同创新平台。
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及百人会的成立,标志着大湾区低空经济发展进入“生态共建、协同创新”的新阶段。未来,各方将以百人会为平台,为政策规划、技术突破、场景落地与产业升级提供高端智库支持,也为全国乃至全球低空经济发展贡献“湾区方案”。
*以上内容来源于粤车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