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
 
 
 
展会新闻

《超5万人见证的产业盛宴:第五届大湾区交通博览会全纪录与趋势洞察》

浏览:次    发布日期: 2025-09-25

2025年5月16日,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正式落下帷幕。围绕八大主题展并以1场主论坛+19场专题论坛的形式开展矩阵式研讨,成功开展了20场高规格专业论坛。在此期间,450家企业进行了前沿技术展示,吸引了来自65个国家和地区在内的32576人专业观众组团参与。截至展会结束,意向签约金额超10亿元,共获得国内外超260家媒体的深度报道,线上线下传播覆盖人群突破1.2亿人次。本届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智慧交通产业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搭建了优质平台,更以丰硕的成果彰显了粤港澳大湾区在交通领域的创新活力与发展潜力。

450 余家行业先锋聚首论道,共绘交通运输未来图景

image.png

450 余家行业先锋企业携尖端技术与创新智慧汇聚一堂,共同奏响第五届粤港澳大湾区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的华彩乐章。本届展会成功汇聚国家能源集团、中国交建、中国中铁、中国中车、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通信服务、中国铁塔、广东省交通集团、广州港集团、广东省港航集团、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山西建投、特区建工、浪潮、苏交科、华设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交投、聚杰芯科等450余家行业先锋深度参与主题论坛和前沿技术展示。这些行业先锋的深度参与,不仅形成了央企引领、地方龙头协同、创新企业迸发的立体化产业矩阵,更通过技术展示与思想交锋的双轮驱动,将各自领域的尖端成果转化为推动智慧交通发展的实际动能。它们如同一颗颗闪耀的星辰,汇聚成照亮交通产业未来的璀璨星河,为粤港澳大湾区智慧交通生态的构建与完善提供了强大的支撑与无限的可能。


32576 名海内外观众燃动现场,激荡产业交流蓬勃氛围

image.png

image.png

image.png

展会披露的权威数据印证,现场观众总量已强势突破 32576 人次 —— 这串跃动的数字背后,是全国各省交通主管部门代表、央企采购团队与 65 国专业团组交织的观展热潮,如同一组精准的产业脉搏仪,实时丈量着智慧交通领域的全球关注度。专业观众主要包括全国各省市/县(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局、工信厅/局、住建厅/局、自然资源厅/局、能源局、公安交管、城管、路政、招商等主管单位代表;广东省交通集团有限公司、海南省交通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福建省高速公路集团等业主单位;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建四局、中建八局等总包单位;海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等设计规划部门;以及行业集成商、渠道商、代理商、商协会、学院高校等,本届展会共吸引377个国内采购团到场,意向签约金额突破10亿元。

同时,展会在全球范围内的辐射成绩斐然,吸引了来自泰国、新加坡、沙特阿拉伯、马来西亚、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俄罗斯、尼日利亚,委内瑞拉、日本、多米尼加、丹麦、土耳其、巴西等在内的65个国家和地区专业组团亮相展会。其中阿根廷、委内瑞拉、伊拉克、沙特、巴西等国家已通过展会现场初步洽谈、企业实地考察等交流活动,与国内企业签署初步意向合约,订单内容包含ETC、新能源重卡、公路基建设施等领域。这些从展会洽谈桌延伸至海外的合作线条,正以技术输出为笔、以产业协同为墨,在全球交通建设的画卷上,书写着中国智慧与世界需求深度耦合的崭新篇章。而10亿元的签约数字背后,不仅是跨国贸易的具象体现,更是中国交通产业从 "制造输出" 到 "标准输出" 跨越的有力印证,为全球智慧交通发展注入东方动能。


8大主题展联袂20场高端论坛,擘画智慧交通产业新篇

image.png

20场高规格论坛与8大主题展构成展会的双引擎。秉承构建综合立体交通产业生态的办展宗旨,展会采用展与会相结合的形式呈现,致力打造成交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赋能创新平台。八大主题展粤港澳大湾区(广州)公路基础设施数字化展览会、智慧港口与数字港航展览会、智慧停车与超级充电桩展览会、公路建设与养护产业展览会、边坡与基坑检测展览会、道路交通安全及应急展览会、国际客车展览会、轨道交通展览会细化涵盖了交通行业的方方面面。深度解析了当下人们最关心的应急交通及技术话题,探寻了智慧交通信息化深层次需求,切实为行业提供了最有价值信息分享和前瞻性预测。

展会同期举办了20场高规格专业论坛,以“前沿议题+权威发声”的模式,成为行业智慧碰撞的核心阵地。论坛累计吸引超 5000名专业观众现场参与。每场论坛平均设置4-6个主题演讲、累计输出专业观点超100条,颁布《公路桥梁加强型膜数式伸缩装置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广州市停车设施建设指南》、《AI智慧驾培团体标准》工作组成立等多项行业共识文件,通过高密度、高质量的思想碰撞,切实推动立体交通产业生态的理论创新与实践落地。同时,博览会还设立企业交流会、技术展示、商务洽谈等活动,多个国家的国际代表团与来自全国各省市各地市交通运输管理部门领导、交通运输行业企业家、专家、管理人员和专业人士等积极参展和观展。

相关数据显示,本届展会累计展出1500余项前沿尖端研发成果,其中与“交通强国”、“双碳行动”等国家战略高度契合的展品达1253件,占比超78%,从智慧交通系统优化到绿色能源装备革新,全方位响应国家交通领域的战略部署。这些成果切实将顶层设计转化为可触可感、切实可行的实践成果,为我国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260 余家媒体聚焦展会前线,构建亿级传播矩阵覆盖全球

image.png

260 余家海内外媒体组成的 "超级传播群",如多棱镜般折射出展会现场的技术光芒。全球范围内的媒体向展会投来了广泛关注,国内代表媒体中国交通报、中国水运报、中新网、新华网、大湾区卫视、广东电视台、广州电视台、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新快报、大公报、香港商报、澳门日报、广东交通等与国外媒体共260余家对展会现场进行了多场景环绕式报道。其中新华社、人民网、中新社等央媒平台发布了一系列深度文章来解读展会如何通过构建产业生态,极大地为交通强国建设注入了新动能。

除了主流媒体,更有社交媒体平台的科技博主、行业专家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向大众科普智慧交通展品的创新亮点。线上线下联动的宣传模式,不仅提升了展会的知名度与影响力,更向全球传递了中国交通产业创新发展的强劲声音。

260 余家媒体构建的 "主流发声 + 社交裂变" 传播矩阵,不仅让 1.2 亿人次透过屏幕触摸到中国交通的创新肌理,更以多语种、全平台的叙事策略,将智慧港口的作业流程、数字公路的建设标准、新能源装备的技术参数,转化为全球产业对话的通用语言。当海外观众在 YouTube 上围观超级充电桩的充能演示,当巴西网友在推特热议 ETC 系统的跨国适配方案,这些跨越时区的传播涟漪早已超越展会报道的范畴,成为中国交通产业向世界递出的 "技术名片",让全球在看见 "中国方案" 的同时,更听见了智慧交通领域的东方强音。

未来启示录:在时空折叠处看见新可能

此次展会,不仅有力地推动了行业前沿技术的交流互鉴、促进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创新、为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建设注入了新动能,更是有效地对外展现了中国制造,拉近出海“最后一公里”。作为连接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的黄金纽带,这场盛会已超越展览的物理边界:它是粤港澳大湾区作为 "交通强国" 试验田的生动注脚,是中国装备制造业出海的 "超级展示窗",更是全球智慧交通产业对话的 "东方客厅"。站在 2025 年的时空节点回望,五月展馆里的每一次技术闪光,都可能在未来十年的交通变革中掀起巨浪 —— 而这,正是产业博览会最动人的隐喻。





  • 河南北展东方会展服务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